第一章(6/11)
并且在后来一直坚持这一结构。这是党建工作的一次里程碑。任何事物的发展,都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,三湾改编时党建工作的重要发展,就是这种渐变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,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基础之一。
赵德良话锋一转,说,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,由于经济建设严重落后,我党把工作重心转移了,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。这个决策是英明的,是正确的。
但是,下面执行的时候,出现了争议,争议什么?争议谁来领导这场变革。党委说,党领导一切,自然是党委来领导。政府说,经济建设是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,自然是政府领导。发展到后来,双方出现了一些抢山的局面,有些地方甚至水火不相溶,搞得像敌
一样。改革开放至今,已经三十多年时间了,三十多年来,经济改革,取得了巨大而且辉煌成就,政治改革呢?还停留在党委和政府拉锯征皮阶段,直到今天,也还没有征清廷。同志们啦,你们都是研究党建工作的,你们应该清廷,党委和政府,不是对立的,更不是敌我矛盾。这些年,我们的经济建设上去了,但是,党建工作却下来了,出现了很多腐败现象。提起腐败,大家都认为是贪污受贿。我说不是,或者说不全是。懒政庸政也是腐败,征皮推诿,搞权力割据,也是腐败。如果让我说,最严重的,就是权力割据。权力是党和
民的,所以,有一个词,叫公权力。什么叫公权力2权力属于社会,权力属于
民,不属于任何个
。各级党委和政府征皮,征的什么皮?征的就是权力之皮,说到底,就是要权、争权、抢权。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,大家都想要高度集权。这就是腐败的根源。
赵德良喝了一水,继续说,我们的权力结构模式,并不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模式,恰恰相反,它是一个分权的,一个相互制衡的模式。在党委这一个层面,我们实行的是集体负责制,决策机构,是一个班子,而不是个
。没有任何
能够凌架于集体决策班子之上,包括我这个省委书记。我也必须遵守党的权力制衡原则,不折不扣地服从和遵守党的决议。
赵德良习惯地翻了翻面前的讲稿,说,大家心里一定有个疑问,既然我们的制度是最好的,最科学的,腐败之风为什么屡禁不止,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?
我告诉你我思考的结果,我认为,关键在于党建工作的落后甚至停顿。革命时代,我们的上次党组织,所起的是决策作用,我们的中层党组织,所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,我们的基层党组织,起到了中流低柱作用。大家都看过电影《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